台灣教師聯盟2023年5月份會訊
- 教師聯盟 台灣
- 2023年5月30日
- 讀畢需時 7 分鐘
已更新:2023年6月27日
• 一、李慧生理事長的話 - 台灣一兆男的努力,家庭教育培養人格發展的重要性
最近台灣新聞版面最火紅的除了各個政黨的總統提名人,應該就是黃仁勳先生,輝達的創辦人和執行長。輝達是全球繪圖晶片的龍頭公司,最近最夯的AI人工智能跟輝達息息相關,也導致輝達股票衝上有史以來最高點,黃執行長成為身價一兆男。
上週六(5/27)黃執行長參加台大畢業典禮致詞時,他首先用台語致詞,之後轉換成英語。黃執行長9歲離開台灣移民美國,但是沒有忘記台語,可見他移民美國之後,在家裡除了用英語,也有用台語。我身邊很多朋友和親戚,不管是自小全家移民國外或者做小留學生,很多人也都會說台語。這點讓我深深感覺家庭教育的重要,就算在國外,只要家庭注重母語,在家持續的用台語跟小朋友們講話溝通,在這個環境下小朋友們自然而然的就學會台語。
人格教育的健全在於教育基礎的扎根與家庭、環境的共同努力;今天對於家庭教育在人格的發展,從不同階段的養成教育上,都是需要對受教者來關注,尤其身教與言教,培養正確的教育觀點,養成人格發展的健全性。在接受語文教育及科學教育中,都有極其重要的一環。
聯盟一直都在推動雙語(台語和英語)發展,這是需要從家庭教育做起。台灣未來的發展,和維持國家的競爭力,雙語是非常重要。英文是國際語言固然重要,台語是我們的母語也絕對不能忽視。這是我們的根;台灣的文化,必須傳承下去。我們要一起繼續努力 !
• 二、文教專欄
1.美的氾濫
監事主席 溫貴琳校長
朱光潛說:美感的世界是一個純粹意象的世界,欣賞藝術是從實用世界走向一個沒有利害關係的世界。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美滿的生活,每個學生都想得到一張亮麗的成績單,可知美是生活中一項重要的目標。
美的追求因人而異;如果摻雜自戀、奢華,美的追求,便逐漸走樣,甚至造成氾濫。
寫了幾篇小說,就自命為作家;立委有了言論免責權,可以肆意揭穿他人的隱私,不管訊息正確與否;年輕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總愛奇裝異服,披頭散髮;某大學社團舉辦接吻比賽,訓導長說教育部管得太多。殊不知男女擁吻是表達愛意的動作,純真而高尚,怎可公開場合表演?凡比眾生百相,一言以蔽之,曰美的氾濫。
有關美的氾濫,政治人物亦不惶多讓。「貨出去,錢進來,高雄發大財」、「我當總統,中共飛機不會繞台」、「赫赫做代誌,捍衛中華民國捨我其誰」、「我有能力協調美中關係」等等話術如雷貫耳。
台灣有常住人口、有界定的領土、有中央政府、有外交能力;中國沒有統治過台灣、沒有收過台灣國民一毛稅、沒有徴過台灣國民一個兵,卻口口聲聲說台灣國是他「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可知美的氾濫,終於造成價值的混亂,道德的沒落,甚至是霸權的擴張。
美的生活和社會習俗、文化背景、法治層面有關。
高級餐廳服務人員比客人穿得正式;美國學校學生平時穿一條牛仔褲一件襯衫,到畢業典禮那天學校要求學生穿禮服。表示你是被尊重而且是有教養的人。西方社會,朋友熟到一個階段後,見面時在握手之外常有吻頰的禮節。民主開放,似乎隱藏著文化的紀律。
精緻的包裝自己,打造內斂的優雅氣質,也算是生活中的一種美,更是文化之美。
台灣總統選舉在即,競選訴求百花齊放。然而孟子說:「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今天論者所謂查其言而觀其行是「知言」的功夫。知言是知識方面的修養,能知言則聲入心通,無所隱蔽。
美,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東西,它一半在物,一半在你的內心世界。
2.特教法修正草案通過,營造教育友善新環境
副理事長 潘威佑
1987年台灣通過特殊教育法,根據總則第一條,為使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之國民,均有接受適性教育之權利,充分發展身、心潛能,培養健全人格,增進服務社會能力,訂定此法為其教育目標。
台灣對於身障學生的教育,在亞洲地區算是翹楚代表。尤其此次修法,對於落實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營造友善融合教育環境,提供更為明確指引及資源挹注。此次修法重點如下所示:
一、強調特教學生及幼兒人格及權益應受尊重及保障。
二、對特教學生之學習權益及教學活動參與,不得有歧視之對待。
三、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設施應符合通用設計、合理對待及可及性精神。
四、落實學生個人表意權。
五、推廣融合教育理念以提升學習支持。
六、精進師資及課程規劃。
七、統整提供就學及輔導資訊。
八、強化特教支持系統與成效檢核。
過去修習教師育學程的學生,都被要求修習特教3學分,此為未來能在直轄市能夠教書的一個很重要的資歷。今天台灣重視特教生的權益,尤其在少子化的今天,特教學生受教權的重視也是各級學校重視的重點。而今日注重強化特殊教育系統,做為精進鑑定評估品質的參考。為減輕特教老師的負擔,增訂各級主管機關得於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或幼兒園,指定增置由主管機關統籌運用及調派之編制內特殊教育教師員額,協助辦理鑑定評估作業,並授權中央主管機關明定評估人員資格及權益;並也透過各級主管機關整合各項評鑑期程,減少評鑑作業對校園教學的反覆干擾及行政作業負擔,以確保特殊教育實施品質及成效。
未來特教老師兼任評估工作將酌減基本教學節數或納入間接服務列計授課節數,並簡化鑑定作業流程及提供足夠施測工具之外,另外評估後所撰寫的專業評估報告,亦可得到合理資酬。
同時此次的修法,立法院通過附帶決議,將請教育部應依未來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估值,寬編年度特殊教育預算逐年增加外,也保障特教學生學習權益。
維護教學現場特教品質;盤點各校在分散式資源班及巡迴輔導班師資配置上,達成五年內師生比1:8目標,爭取預算協助地方政府落實辦理;訂定提升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特教學生助理人員服務品質計畫。
樂見國家在特教資源的挹注與助益,期待特教生在教育上獲得更完善的均衡發展。讓台灣的特教教育能更上一層樓。
3. 嚴肅面對中國文教統戰威脅
聯盟顧問 李川信
台灣自1990年開放中國旅遊、投資後,就受到中國文教統戰,慢性滲透而不自知;中國觀點的圖書、中小學生的讀物、電影連續劇等,不設防的侵入。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更用「入島、入戶、入腦」的全面性統戰策略,瓦解台灣人民的心防,以台灣最普遍使用的社群平台Line為例,所大量轉傳的觀點、短文及影音,幾乎全是中國的「網路農場」製造。面對如此重大的國安危機,政府單位不可再視而不見。
台灣要營造與中國區別的語言文字環境,堅持使用繁體字,並鼓勵多使用台語、客語、原住民語文字。台灣華語音標原採用與世界接軌的通用拼音,馬英九擔任總統時,為了與中國接軌,全面改為漢語拼音,執政者應有心導正。
經過20幾年來的觀察,中國和台灣的文教交流都有其政治目的,因此與中國的交流更應審慎,盡量避免落入中國的統戰陷阱。
台灣各領域人士在言談中,經常出現「上午好、下午好、內地」等中國用語,充斥於台灣的天空,這種文化侵蝕的現象相當嚴重,對我們下一代的文化認同勢必會產生混淆與扭曲,也會阻礙台灣文化教育本土化的建構。
最近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禁止將台灣列入中國地圖」的法案,這說明誠實的地圖才能貼近現實,也特別強調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反觀台灣市面販售的地圖、地球儀,台灣、中國標示不清,甚至於變成中國的一部份,也公開在學校普遍使用,面對這扭曲的現象,我們應該嚴肅以對。
國際友人永山英樹,在日本長期為台灣仗義執言,他與團體成員召開記者會,反對日本文部省強迫教科書出版社跟隨一個中國宣傳,將台灣列為中國的領土,試圖欺騙日本全國學生,之後引發日本友台議員的關注重視,台灣政府與民間應適時聲援,表達我們的感謝。
台灣長期面對國內、國際過去歷史的包袱和錯誤,應該提出一套完整的文教反統戰略,成為抵抗中國文教入侵的防火牆,以排除中國文教統戰的威脅。
• 三、本月教育新聞
1.「性別公眾教育列車」環台啟程 盼展開對話消除性別歧視
2.立院三讀國民教育法修正案 校務會議將邀學生代表列席
3.私校退場校地納社宅範圍 教育部:評估中州科大等4校
4.未來技職教育論壇、各校校長聚焦3大議題
5.新北市高中職實彈射擊體驗 逾兩萬名學生參與全民國防教育
• 四、聯盟活動紀錄
1. 台灣教師聯盟三月募款餐會圓滿成功, 感謝大家參與
台灣教師聯盟三十一周年募款餐會影片全紀錄:https://youtu.be/uK0Csn1qMRw
• 五、聯盟活動推廣
2023年台灣教師聯盟暑假教師研習計畫 「台灣教育主體性」研習營開始報名瞜!
目的:配合中小學課程人文科領域,以密集進修方式研習,使教師具備台灣語文、歷史、地理、及藝文的基本知識,並奠定找尋資料、自我充實能力,以落實教學目標,達到以台灣為主體性的教育目的。
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
二、承辦單位:台灣教師聯盟
三、協辦單位:台灣母語教師協會,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研習對象與名額:
一、全國公私立各級學校教師。
二、家長及社會人士。
三、研習名額:120名,備取30名,額滿為止。
四、教師全程參與研習完畢,頒發12小時 研習證明。
研習場次:
(1)時間:2023年7月18、19、20日,共3天。
(2)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一樓展演廳 (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 。
研習課程如附表。
報名時間:自本日起至2023年7 月10日下午5時止。
報名方式:(1) 02-23960900電話報名。(2)全國教師研習網線上報名。
報名通知:活動前一到兩個星期聯繫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