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台灣教師聯盟2025年3月份會訊

  • 作家相片: 教師聯盟 台灣
    教師聯盟 台灣
  • 4月1日
  • 讀畢需時 8 分鐘

已更新:4月2日


本會會訊設計為每月推出,每月將會替各位盟員精選該月三至五則教育新聞,並且分享聯盟近期活動辦理情形及未來活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 一、潘威佑理事長-以「大罷免」運動為契機:闡述台灣公民教育在民主防衛中的角色與挑戰

  罷免制度的設計,原本即是現代民主政體中,公民對代議政治進行修正與監督的重要工具。相較於定期選舉的週期性與高度不確定性,罷免制度提供了人民在面對民代違背選民信託、破壞制度基礎時,所能行使的及時糾正機制。近期針對藍白部分立法委員的罷免行動,並非對特定政黨的否定,而應視為對政治代理人行使權力時是否符合憲政秩序與民主價值的實質檢驗。這樣的政治參與行為,若納入國高中公民教育的教材範疇,不僅有助於學生認識憲政制度的運作邏輯,更可深化其對民主精神中「權力需受制衡、代表必須負責」的核心認識。

 

  台灣民主制度的形成,係經歷威權統治、社會運動與制度改革逐步累積而來,而當前兩岸政治體制的本質差異,仍以「中國共產主義專制體制」與「台灣自由民主體制」之對立為其根本。當藍白部分民代在立法院中採取包裹式審查、閃電式立法,甚至推動不經程序審議的法案,實際上已動搖民主法治的程序正當性。而更值得警覺的是,當這些政治行為與中國統戰策略在價值與話語上逐步靠攏,台灣社會必須思考:民主制度是否有能力抵抗來自極權體制的內部滲透?因此反共立場不僅是政治口號,更應升級為一種制度防衛的理性認知,導入公民課程之中,將台灣與極權體制的結構性對抗納入制度教育的核心命題。

 

  當代台灣的公民教育已不再停留於制度介紹與選舉流程的講解,而應朝向對「憲政忠誠」與「民主價值」的內化認同邁進。針對本次罷免事件,若以政黨對立的視角切入,容易落入意識形態對立的泥淖;但若從制度健全與價值維護的角度剖析,則可引導學生認識罷免行動的正當性及必要性。尤其當代青年正處於價值觀建立的關鍵階段,若無法清楚辨識民主與極權在本質上的制度差異與風險,就容易因「和平」、「交流」、「理性對話」等模糊語言,失去對政治現實的判斷力。『罷免』是作為民主社會對民代偏離立場的反制手段,不應被簡化為「政黨清算」,而是作為憲政教育與價值養成的一個具體實踐場域。

 

民主制度的鞏固仰賴的不僅是選舉制度的存在,而是公民是否具備足夠的政治素養與制度防衛意識。在中國以多元方式滲透台灣社會、資訊環境與政治決策的現況下,台灣的下一代應具備辨識極權策略、理解制度精神、並能理性行使公民權利的能力。若教育體系能將罷免制度作為案例教材,引導學生討論:當代民代是否忠實履行職權?代議政治如何維持問責?極權制度如何透過話語與制度侵蝕民主?那麼大罷免不僅是一場政治行動,更是民主鞏固過程中,一堂深刻的公民教育課。

 

  罷免制度的行使,正是民主制度活力的表現,並非對選舉結果的否定,更不是對政黨的惡意攻擊。它是人民透過制度對公共代表進行價值審查的正當途徑。當罷免運動與反共、防衛民主的議題結合,我們應將其視為一場關於制度忠誠、價值判斷與國家未來走向的集體辯證。教育不該迴避爭議,而應透過制度案例深化學生的公民素養,使其在面對國家認同、體制選擇的時代課題時,能夠做出理性、自覺而有力的選擇。

 

• 二、文教專欄 

1.戰地風情

監事主席 溫貴琳

 

藝人王大陸因個人算計,設法製造「免役體位」,以逃避兵役,而遭拘提。不禁讓我想起五十多年前當兵的塵封往事。

 

是時我服兵役於裝甲兵戰車營,屬於特種兵科,需當三年兵,我因國小教師身分依法緩徵只需服役二年。此期間,經過二個月的步訓中心、四個月的兵工學校履帶車輛保養班的短期訓練,隨即分發到部隊,換防戍守烈嶼(小金門)。

 

軍中的日子,苦多於樂。但一生多種能力的加工,諸如軍事專業技能的嘗試、意志的涵養、體魄的鍛鍊和情緒的管理,多多少少在此淬礪而更加真實又遼闊。因此,軍旅生涯就像人生里程中一段小小的平野風沙,卻為我建構一處另類的人生瞭望台。

 

我的營隊,在1950年古寧頭戰役中,曾寫下縱橫掃蕩來犯(登陸)共軍的光榮歷史。老士官提起此事,無不眉飛色舞。防衛小金門,反登陸、反空降是我們的任務;有事開炮,沒事擦砲是我們的生活情調。

 

戰地風情,不可能萬紫千紅,尤須忍受孤寂,服從「官大學問大」的傲慢。且看每周四的莒光日、單日的砲擊、敵我雙方的認知戰以及戰車的故障排除等新鮮事,都叫人蕩氣迴腸,激發一些異樣的人生景象。

 

莒光日,教官的匪情分析,聲聲入耳,記憶猶新。所謂「保密防諜人人有責」、「復興中華文化消滅萬惡共匪」、「黨外是共匪同路人禍國殃民」等等讜言高論如雷貫耳。反倒是軍歌教唱女青年工作大隊溫柔嫵媚的言談舉止,洽為嚴肅的營區打開一扇輕鬆愉悅的門窗。

 

當時國共雙方暗藏「單打雙不打」的默契。我們平時夜宿坑道戰車旁,既安全又彰顯枕戈待旦的決心。幾回「暗頭仔」,天空一陣尖銳撕裂聲急速掠過,頃刻間砲彈就在坑道頂上爆炸開來,震耳欲聾;同時破片紛紛掉落,鏗鏘作響。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每當咻咻的呼嘯從頭上飛過,我們都能立即判別砲彈炸點的遠近,而從容面對,臨危不亂。至若接到我方將向匪方射擊的預告,我們都是熱烈期待。

 

小金門白天如吹東南、西北風,或夜深人靜時,總是聽到雙方的叫罵廣播。匪方痛罵蔣介石的專制統治,我方則批判匪偽政權生靈塗炭;甚至文革之後的新樂曲、台灣輕快的民謠小調紛紛在空中交會。此外,夾雜在砲彈內的宣傳品,諸如我方報導台灣少棒稱霸威廉波特、匪方渲染中蘇珍寶島邊界衝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他們一定要打我們奉陪到底」的傳單,幾乎成為我們偷偷閱讀的早報。

 

我的職責是戰車修護,因缺少「黑手」的歷練,對於戰車故障排除,發動機調速(雙引擎、車型保密),往往手忙腳亂,引發冷嘲熱諷,厲聲斥責。我除了逆來順受,更期望自己技術精進之外,又能如何?

 

走筆至此,驀然浮現兩蔣「反攻大陸消滅共匪」、「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訓示,而反觀當前其徒子徒孫舔共媚中、毀憲亂政,始終無法釋懷。

 

近日,前金門防衛司令胡璉將軍的孫女,說要為古寧頭戰役侵略金門而戰死的共軍立碑紀念,還高喊兩岸一家親(自由廣場),對於在金門浴血抵抗侵略的國軍及當年戰火的受害者情何以堪。真是敵我不分,背祖喪德。

 

四百年來,一直奮勇邁進,找尋生存的契機,這是台灣人的宿命。今天,請翻閱國共內戰史,試問誰給台灣帶來戰爭?如果大家都不想當兵,台灣沒有防衛力量,那麼那些企圖「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在台中共同路人更是慶幸得逞;無辜的台灣人可能被關進新疆教育營,甚至被迫「蹈東海而死矣」!

 

  我當兵,我驕傲。走過二年軍旅的晨曦朝露,歷經 些許風雨塵泥。但就我個人一生學習歷程而言,仍是暗香浮動,為任何的苦澀帶來超拔的力量。

 

2.正視教育界的轉型正義

聯盟顧問 李川信

 

  台灣是個移民社會,不同族群不管先來後到,理應認同安身立命的所在土地,以形成命運共同體。然而過去錯誤的教育政策與內容,卻造成國家認同的錯亂與危機。教育是國家的軟實力,也是心防的基石,以教育為「桶箍」,讓族群、文化、語言多元,形成國家一體的台灣共識和價值。因此落實轉型正義於教育,才能提升台灣國人的認同。

 

  1949 年發生於台師大的四六事件,警總以「反共」之名,進入校園抓人,造成 8 名學生被槍決,數十名被判重刑的慘劇,它是 50 年代台灣白色恐怖的濫觴。直到 2000 年政黨輪替後才獲平反,教育部也向受難者家屬道歉,2016年台師大將此事件寫入校史,讓台灣首度校園白色恐怖還原歷史真相。

 

  2018 年台灣大學校長遴選事件,我們也見識到一群「擁抱獨裁專制、具有強烈黨國思想、打壓校園民主與學術自由」的人,組成所謂「大學校園自主聯盟」,避談遴選違反學術倫理與法律,反而企圖顛覆大學校園的自由民主。這群人也在陳文成博士紀念廣場立碑過程百般刁難,阻擋轉型正義的實施。

 

  而中小學校園,亦不惶多讓。新北市鷺江國小劉、翁兩位老師帶學生校外教學,參觀鄭南榕基金會的「查某人 e 二二八攝影展」,事後一位有異議的家長向陳姓議員陳情,該議員隨即與教育局副局長及鷺江國小校長召開記者會,痛批政治干預校園,果不其然在教育界造成寒蟬效應。這又是一樁抗拒校園轉型正義的不良典型。新北市江翠國中潘老師,多年來進行「繪畫二二八」的教學活動,並設計學習單,讓學生於寒假期間參觀二二八紀念館,學習單卻經常被導師沒收,還有導師狂言「這學習單很政治,叫潘老師來找我」,足見不少中小學教師的內心,無時無刻存在著「小警總」,一遇到「事實真相」隨即自動羅織罪名,教育界的轉型正義實已刻不容緩。

 

  西班牙曾因獨裁者佛朗哥的幽靈盤繞,轉型正義不彰、內鬥嚴重,造成國家競爭力衰弱,其國會為扭轉國家命運,加速轉型正義的落實,於 2006 年通過「歷史記憶法」,拆除獨裁者的標誌與牌匾,更通過「除垢法」,將佛朗哥的墳墓移出烈士谷。西班牙能,台灣何嘗不能?鄰近的韓國也因「光卅國家暴力事件」,造成區域衝突,經徹底的轉型正義,衝突、猜忌消弭於無形。

 

  台灣也是因獨裁者的魅影揮之不去,造成國家認同混亂。當促轉條例立法通過,清除威權象徵,展現公權力,貫徹轉型正義, 是執政者應該負起的責任。

 

• 三、本月教育新聞

1.區桂芝言論惹議 鄭英耀:教育人員須具國家意識


2.緬甸地震 教育部:仰光約30名台商子女均安


3.教育部青諮會邁入第7屆 遴選14北中南青少年代表關注多元議題


4.美國廢除教育部 川普新政迄今最激進措施


5.被外國人考倒! 鹽巴為何多一個「巴」字?教育部辭典曝正解

 

 • 四、聯盟活動紀錄

1.2025年募款餐會圓滿成功, 感謝大家的參與

 

• 五、活動預告

2025人權與轉型正義研習營, 熱烈報名中, 歡迎大家一同參加

壹、目的:今年的活動將從228歷史教育講起,繼續為闡述歷史的真相而努力,除此之外受難者家屬的心理狀態也是非常重要的,為此我們特別邀請了社工師與大家分享社會療癒相關議題,畢竟受難者與家屬得承擔那些未被處理的政治創傷,而整個社會也漸漸的失去同情的能力,但集體共有的創傷仍存在,甚至造成社會互信薄弱,而這些創傷需要被正視,才有被治癒的可能。

貳、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內政部

二、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教師聯盟

三、合辦單位: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四、協辦單位:台灣母語教師協會

參、研習對象與名額:  

一、全國公私立各級學校教師。  

二、家長及社會人士。  

三、研習名額:每一場80名,每場備取10名,額滿為止。  

肆、研習場次:

        (1)時間:2025年4月9日到4月10日,共2天。

        (2)地點: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展演廳(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

 
 
 

Comments


02 2396 0900

100台灣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4-2號七樓

©2022 by 台灣教師聯盟官方網站(UTT official).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