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師聯盟2024年6月份會訊
- 教師聯盟 台灣
- 2024年6月26日
- 讀畢需時 8 分鐘

本會會訊設計為每月推出,每月將會替各位盟員精選該月三至五則教育新聞,並且分享聯盟近期活動辦理情形及未來活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 一、李慧生理事長的話 - 台灣民主的熱血六月:公民力量的再現與政局挑戰
光陰似箭,2024年已過一半,隨著夏季來臨,溫度和濕度皆高,不少人確診生病,請各位會員多多保重,注意身體健康。
近期,立法院通過擴大職權的法例,引發社會熱議。由於國民黨與民眾黨憑藉多數席次優勢,採取不合程序且違憲的方式強行通過此法案,立法院內部爭論不休,場面十分激烈。這次立法院的行動引發了廣泛的公民反對,青鳥行動於上週日成功舉行,成為焦點。國民黨的毀憲亂政行為,造成政局混亂,使得社會各界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擔憂。
青鳥行動被部分反對陣營質疑為民進黨策劃的結果,認為是民進黨動員的側翼力量。然而,這種說法低估了台灣民主的成熟度。台灣經歷過野百合、太陽花等多次公民運動,人民的民主素養和修養已經顯著提升。台灣的民主型態不僅僅是選舉制度,更是一種公民精神,強調公民自主參與和社會責任感。公民力量會在需要時自主站出來,抵抗違反民意的政策。
此次青鳥行動展現了新一代年輕人捍衛民主價值的決心,也證明了政府和教育團體在公民教育上的努力是有效的。台灣公民教育的普及和深耕,使得民主價值深入人心,這是台灣人民引以為傲的成就,也是維護台灣生活方式的最佳保障。台灣的民主精神不僅在於制度的設計,更體現在每一位公民面對不公時的勇敢發聲,這種精神使得台灣的民主更加堅實而有力。
• 二、文教專欄
1.公民世代「青鳥行動」隨時奉陪
監事主席 溫貴琳
2024年5月24日,立法院藍、白委員強勢表決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以及增訂刑法「藐視國會罪」;這是嚴重侵犯人權、司法權和監察權,為臺灣政治投下一顆震撼彈,引發國人極度關切。
於是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隨後各縣市、美國時代廣場接續展開,譴責多數暴力強行通過擴權法案。台北市先後聚集十萬、八萬男女老少,在青島東路、濟南路、中山南路、忠孝東路,展現公民心聲,對抗不公不義。
筆者數度身臨其境,眼見青少年自製標語,如:「跳脫討論,沒收民主」、「我可以淋雨,但民主不可以」、「拒絕中國干政」等等訴求,感到臺灣青少年公民素養、法治教育,遠非藍、白立委所可企及。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整個活動的主軸,命名為「青鳥行動」。為什麼運用「青鳥」兩字?原來是網路封鎖「青島」東路集結的消息,公民團體急中生智,改為「青鳥」才騙過網路背後的糾纏;但這巧合了青鳥使者、台灣下一世代幸福象徵的深義。
中國古神話「漢武帝故事」記載:「七月七日,忽有青鳥飛集殿前。東方朔曰:『此西王母欲來』。有頃,王母至,三青鳥夾侍王母旁。」後人因借稱使者為青鳥。
而唐國李商隱的一首「無題」七律:「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此處「蓬萊」用來比喻戀人居住的地方,而「青鳥」便是傳達訊息的使者。
而比利時梅德琳所著童話劇「The blue bird」,則以青鳥象徵幸福,且暗示幸福須從利他中獲得。這正符合年輕人捍衛國家,培養深究、參與、實踐、反思的態度與能力,以涵育新世代的公民素養的義涵。
此外,現場有位高中生對我說,活動範圍從「青島東路」開始,擴充到其他街道。因痛恨蔣中正把全國街道名稱「中國化」,又屠殺台灣菁英;因此,把「青島」改為「青鳥」,更別具意義。
公民團體指出,藍、白二黨禍國殃民,未來將變本加厲,但是「青鳥行動」,隨時奉陪!
2.主體性文教讓台灣穩如磐石
聯盟顧問 李川信
520聽了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站穩台灣主體性,展現台灣走進世界,讓世界走進台灣的國家願景,更不卑不亢的宣示,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此舉贏得絕大多數國人的肯定和支持。
中國為了達成併吞台灣的野心,以商逼政、外交圍堵、軍事威嚇、找尋政治及民間代言人,現在更用在野國會多數進行政變,癱瘓政府,步步進逼台灣,統媒及其協力者政客到處散播我們販賣芒果乾(亡國感),其目的就是要瓦解台灣人的心防,我們隨時隨地都要有危機意識,以提高警覺。
高科技工程師,是台灣半導體、AI產業鏈蓬勃發展的主力,但不少業者及國人因欠缺哲學教育、本土文教的意識,無法理解假訊息、認知作戰,可能誤解而葬送台灣的未來。因此強化哲學教育,已成當今教育的重要課題,哲學是科學的基礎、追求知識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具備理性分析、辯證批判能力,哲學融入學科,以利主動學習,落實學習的素養導向。加強教育台灣化,以台灣學為核心,培養具備本土文化底蘊深厚的國民和敵我意識,形成國家的軟實力,這才足以抵禦外侮,捍衛台灣的安全,台語俗諺:樹頭若站乎在,不驚樹尾做風颱。
語言是文化的靈魂,21世紀是多語教育的時代,語言的多樣性,必須建構友善多元語言教育政策,培養國民本土語及國際語能力。為了落實國家語言發展法,台灣人有權要求母語的延續,我們期待AI內閣拿出智慧,成立本土語言AI學習資源,國家語言研究與發展中心應優先考慮設在使用台語比例較高的南部,讓台灣母語扎根傳承,以挽救母語消失的危機。
台灣是海洋國家,擁有南島文化這塊瑰寶,作為發展觀光文創的亮點。台灣先民數百年來抵抗外來統治,所爆發的可歌可泣事件,都值得寫成故事、小說、劇本,拍成影片,使國人產生關鍵性的共鳴。我們期待國家投入更多的資源,培育優秀的藝文、影視、文創人才,以展現文化立國、文創大國的雄心。
對中國「入島、入戶、入腦」的文教統戰威脅,我們要嚴肅正視,提出一套完整的文教反統戰略,形成抵抗入侵的防火牆。台灣面對強權欺凌威脅,站穩民主同盟的腳步,國人團結一條心,打造韌性台灣的國家品牌,主體性的文教讓台灣穩若磐石,讓台灣勇敢航向世界,也把世界帶回台灣。
3.從教育到基礎設施: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全面策略
台灣教師聯盟 潘威佑 副理事長
近期欣聞賴總統要成立隸屬總統府的三個委員會,其中一個就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其主要目的在於強化國家的防衛韌性,並確保總統作為三軍統帥的職責。
為了結合政府與民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應對國家面臨的重大挑戰;賴總統強調,這三個委員會的成立除了民間專業人士,包括產業界、政府機構和學術界的積極參與的政府和民間攜手合作,才能實現對台灣永續發展的先行目標,才能真正為國家的未來創造更美好的前景。
對於現今全民防衛團結台灣的理念下,尤其面對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其成立的具體落實方法,可以包括以下面向進行:
1.全民教育與意識提升:
(1)課程設計:在學校教育中加入關於國防和安全的相關課程,提高學生對國家安全的意識和理解。
(2)社會宣傳:通過媒體、社區活動等途徑,向全體國民宣傳國防的重要性,培養全民的防衛意識。
2.公民參與與培訓:
(1)國防志願者計劃:鼓勵公民參與國防志願者計劃,參加定期的訓練和演習。
(2)國防技能培訓:提供各類國防技能培訓班,例如急救、基本戰術、通訊等,提高公民的應急能力。
3.基礎設施與資源整合:
(1)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防空洞、緊急避難所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確保在突發情況下有足夠的應對資源。
(2)資源整合:建立全國性的資源排程和管理系統,確保各地區在需要時能迅速獲得必要的資源支援。
4.法律和政策支援:
(1)法律保障: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保障國防建設和全民防衛行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政策支援: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援和鼓勵企業和個人參與國防建設,提供相應的資金和稅收優惠。
5.國際合作與資訊交流:
(1)國際合作: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國防合作,分享經驗和技術,提升整體防衛能力。
(2)資訊交流:建立有效的資訊共享和通報機制,確保在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時能夠迅速做出反應。
這些措施的結合可以形成一個綜合的國防體系,確保在危機時刻,全民能夠共同應對挑戰,保衛國家的安全與穩定。
• 三、本月教育新聞
1.教育部估國小生平均年減2.9萬人 118學年跌破百萬
2.台電擬取消學校優惠電價 鄭英耀:教育部協助補貼
3.暑假要帶孩子去哪兒?教育部、文化部上千場次活動一次看!
4.教師留職停薪趕暑假復職 教育部:須有緊急情事
5.教改30年 民調:6成7民眾憂廣設大學致教育品質平庸化
• 四、聯盟活動推廣
1.民主教育教師研習營
一、活動緣起:面對中國對台威脅全面升級,台灣人卻好似完全無感,國人生活照常、馬照跑舞照跳,相當多的台灣人不把中國的威脅當一回事;為此我們希望透過這場研習營提醒大家來自中國威脅的恐怖之處,以及提醒大家台灣的民主是如何的得來不易!
二、預期效益:研習營目標人數為九十人,第一天的講座帶給學員們的是歷史的講述和轉型正義的研究,相信透過理論和實務,讓所有學員能夠收穫滿滿的回家。
三、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教師聯盟
四、協辦單位: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五、補助單位: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
六、時 間:2024年7月1日上午8:00 至 17:00止
七、地 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一樓展演廳
八、參加對象與人數:學生、教師及一般民眾,含工作人員估約90人
九、研習名額:八十人,備取十人,額滿為止
2.台灣教師聯盟2024年暑假教師研習計畫
*重要提醒:報名錄取的優先順序為現任教師,退休教師,ㄧ般民眾
壹、目的:配合中小學課程人文科領域,以密集進修方式研習,使教師具 備台灣語文、歷史、地理、及藝文的基本知識,並奠定找尋資料、自我充實能力,以落實教學目標,達到以台灣為主體性的教育目的。
貳、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
二、承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教師聯盟
三、協辦單位: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台灣母語教師協會
參、研習對象與名額:
一、全國公私立各級學校教師。
二、家長及社會人士。
三、研習名額:120名,備取30名,額滿為止。
四、教師全程參與研習完畢,頒發12小時 研習證明。
肆、研習場次:
(1)時間:2024年7月16、17、18日,共3天。
(2)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一樓展演廳。
伍、報名時間:自本計畫核定之日起至2024年7月9日下午5時止。
陸、報名方式:(1) 02-23960900電話報名。 (2)全國教師研習網線上報名。
柒、 兩個參訪地點分別為:1. 草屯聖山 2. 賴清德老家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