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台灣教師聯盟2024年二月份會訊

  • 作家相片: 教師聯盟 台灣
    教師聯盟 台灣
  • 2024年2月27日
  • 讀畢需時 11 分鐘

已更新:2024年4月1日



本會會訊設計為每月推出,每月將會替各位盟員精選該月三至五則教育新聞,並且分享聯盟近期活動辦理情形及未來活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一、李慧生理事長的話 - 感念228紀念日77週年之民主與期待


  在即將迎來228和平紀念日,對身為家屬後代的我,每年的這一天都顯得格外忙碌。不僅要準備魷魚粥,以紀念76年前3月10日被憲兵帶走的阿公和叔公,還會參加中央和地方政府舉辦的紀念活動。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多次參加了228紀念活動,有一點感觸尤為深刻。那就是每逢選舉年,參與228紀念活動的政治人物和候選人數量都會大幅增加。然而,228紀念活動不應成為提升競選聲量的平台。騎車南北一日更不需要特別消費228紀念日來浮誇宣傳,加害者大聲宣稱已經道歉也並非必要之舉。


  228的全名是和平紀念日,是為了紀念那些為了台灣現有多年的和平而獻出生命的前輩。身為教育工作者的一員,我們不僅要通過教科書傳達228和平紀念日的由來,還應讓學生們深刻珍惜現今台灣人所享有的和平自由生活方式來之不易,而非理所當然。我們必須努力維護我們的生活方式。


  在228紀念日這一天,除了假期之外,也希望大家能夠思考今天放假,不只為台灣民主自由犧牲的前輩們,而更要感激台灣社會為了和平與生活所做的不懈與努力。

  讓我們共同努力,繼續捍衛我們的民主自由生活方式。

  祈願台灣跟世界的和平與自由;永續長存!


• 二、文教專欄

1.學校秩序的維護不容忽視

監事主席 溫貴琳


  韓非說:「明主之道,一人不兼官,一官不兼事。」意思是政府設官分職,各有所司,職權明確,不能「越官」,「越官」便是侵權。


  有關上位者與部署之間的互動,韓非曾經舉出這樣的一個例子:戰國時,韓昭侯因酒醉而睡著,一位掌管帽子的侍臣深怕昭侯受涼,便拿一件外套披在昭侯身上。不久昭侯酒醒,即問左右侍臣:「是誰把外套蓋在我身上?」左右侍臣回答:「是管帽子的侍臣!」後來昭侯居然將管帽子和管衣服的侍臣一併處罰。


  昭侯處罰負責管衣服的侍臣,是因為他沒有盡責;而處罰管帽子的侍臣,則是因為他越權。


  1997年,建中百年校慶。籌備會中各方代表公推陳健治為籌備工作主任委員,因為他是建中校友,又是台北市議會議長。而我則是因為職務的關係,是當然的校慶活動主要承辦人。幾次的籌備會議當中,陳健治議長無視於校務發展學校行政為主軸的現實,以及校友會、家長會乃居與協辦的立場,公然宣稱他是百年校慶大會的主席.李錫津校長心有千千結不便啓齒,卻屢次向我示意.我心想,哪有學校校慶大會主席不是校長擔任?便下定決心設法突破此一困境,更讓兩方都有下台階。


  機會終於到來,李登輝總統答應蒞臨大會並致詞,預定當天九時十分到校。我與校長溝通後敦請陳健治議長屆時前往校門口恭迎李總統;大會的事情不讓他操心,交由李錫津校長負責便罷。


  學校是一個學習型組織,處室間各行其是,各有其志。如果教務主任每天都在囉唆學校的環境衛生,會計主任常常插手人事問題,便塑造侵犯他人職權的嚴重性。不但學校秩序混亂,組織運作甚至崩潰。


  善意與體貼固然重要,組織秩序的維護,更不可忽視。


2.《台灣文化關鍵詞101》出版的意義

聯盟顧問 李川信


  本土文化教育的推動與台灣民主化的進程,息息相關,環環相扣,《台灣文化關鍵詞101》一書,能順利產出,要感謝數十年來,為追求自由、民主、人權而流血流汗,前仆後繼甚至犧牲生命的民主前輩,因為他們的付出,才有今天台灣文化主體論述《台灣文化關鍵詞101》的出版。也感謝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的重視,國立台灣圖書館曹翠英館長的主政支援,顏綠芬教授率領的編輯、撰稿團隊。


  近20年來,台灣主體文化論述已成學界的主流共識,然大多偏向單一領域及學術性,較欠缺簡明易懂介紹台灣多元文化的書籍。這本書以台灣主體文化知識為基礎,廣邀各領域的專家學者,用深入淺出、淺顯生動、通俗易懂的文字撰寫,內容涵蓋10大領域,101則詞條,介紹台灣的風土地理、族群文化、信仰年節、傳統戲曲、文學、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空間映像、生活樣態。歷經2年編纂完成,全書厚達552頁,共33萬餘字內含珍貴的圖像照片,是引導認識新時代台灣文化不可或缺的入門書及寶典。


  以領域信仰年節為例:台灣人民的信仰、節慶,充分反應各族群人文風情,歷史環境背景,進而發展成具有在地獨特性文化。從原住民在自然界中無所不在的祖靈信仰,到閩客移民帶入的原鄉信仰,再到西方基督宗教的傳入,都呈現不同風貌的信仰風俗,更展現文化的包容及多元。


  從瘟神王爺的信仰祭祀中,送王船出海,造成他人恐懼,因台灣人的善良,延伸燒王船來結束瘟疫。從出海媽祖轉化成過海媽祖的土地認同,俗語「金門不認同安、台灣不認唐山」,也造就台灣成為世界媽祖信仰中心。


  台灣歷史的演進,義民並不局限於客籍人士,台灣特有的義民信仰,以保鄉衛民堅守本土,共同抵禦外敵的信仰已成其核心價值。台灣是一個多族群多語言所形成的多元文化國家,每個族群面臨生存的時代環境不同,其所演繹的信仰年節各具獨特性,這就是台灣傲人的文化底蘊。


  這本《台灣文化關鍵詞101》,最富文化思想廣闊及深度,且根植台灣主體的著作,可做為中小學推動本土文化教育,親師生共讀的書籍;也值得推薦給,想認識台灣文化的社會大眾及國際友人之文化工具書。期盼用文化的穿透力,在台灣波瀾壯闊且多彩豐富的文化滋養下,凝聚國民土地認同,讓國人產生團結共鳴的心靈。


3.對於台灣動保教育政策公私協力的肯定與未來展望

台灣教師聯盟 潘威佑 副理事長


  過去動保概念因政府消極的作為,讓動保心態的思維沒有完全深植國民的心中,經過這20年許多民間單位的努力,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成效的展現;藉由公、私努力的一些案例,尤其台灣有許多動物保護團體,主要以救援、收容流浪貓狗為主要業務。其中,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等團體致力於改善動物福利。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也在推動動物保護,並關注動物福利的議題。影響到公部門的政策與作為,我們看到台灣在這方面的有更加的進步。


壹、政府與公家單位的努力:

一、立法和執法:政府通過《動物保護法》等立法,規範了動物保護的基本原則和責任。同時,執法機構如警察和動保單位負責執行這些法律,打擊虐待動物等違法行爲。

二、監管和管理:政府部門負責動物收容所和救助中心的管理和監督,確保這些機構符合相關標準,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資源。

三、教育和宣傳:政府通過各種管道,如學校、媒體等,開展動物保護教育和宣傳活動,提高公衆對動物保護的認識和意識。


貳、私人團體的努力:

一、救助和庇護:私人團體經營着多個動物收容所和救助中心,提供流浪動物庇護、醫療護理和尋找新家的服務。

二、志工活動:許多志工組織和個人參與到動物保護工作中,他們通過義務工作、義診、救援行動等方式爲動物提供幫助和關愛。

三、倡導和宣傳:私人團體通過社交媒體、舉辦活動等方式倡導人們尊重和保護動物,同時也通過提出建議、參與政策制定等途徑推動動物保護事業的進展。


參、面臨的挑戰:

一、資源不足:動物保護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但是政府和私人團體的資源都有限,導致部分動物保護工作無法得到充分實施。

二、法律執行不力:儘管有相關法律,但是在實際執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如資源不足、執法不嚴等問題,導致一些違法行爲難以有效打擊。

三、社會觀念落後:部分人對動物的權利和福利認識不足,甚至存在虐待動物的行爲,這需要通過教育和宣傳來改變社會觀念。


肆、目前取得的成績:

一、動保意識提高:隨着教育和宣傳的不斷加強,公衆對動物保護的意識有所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動物福利問題。

二、立法進展水準:政府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動物保護的立法和執法力度,提高了動物的法律地位和保護水平。

三、社會積極參與:越來越多的私人團體和個人參與到動物保護事業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動物保護網路,爲動物提供了更多的幫助和支持。

台灣的動物保護工作是政府和私人團體共同努力的結果,雖然面臨一些挑戰,但在整體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爲動物的福利和權益發聲,爲改善動物保護狀況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伍、期許未來的展望:

一、加強資源整合:政府和私人團體的合作可以實現資源的整合和優化利用。政府在預算和人力方面擁有更大的優勢,而私人團體則可能有更靈活、更具創新性的工作方式。通過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雙方的資源,提高動物保護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促進法律改革:政府和私人團體可以共同推動動物保護法律的完善和改革。私人團體通常更接近動物保護現場,能夠更清晰地瞭解實際問題和需求,而政府則有制定法律的權力和管道。通過合作,可以將私人團體的意見和建議反映到法律制定過程中,使法律更加符合實際情況,提高其執行力和效果。

三、推動公眾意識提升:政府和私人團體可以共同開展動物保護的宣傳和教育活動,提高公眾對動物保護的認識和意識。政府可以通過各種管道和資源進行宣傳,而私人團體則可以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和網路資源擴大宣傳的覆蓋範圍。通過合作,可以形成一個更廣泛、更有力的宣傳網路,使更多的人瞭解動物保護的重要性,並參與到保護工作當中。

四、促進技術創新:政府和私人團體的合作也可以促進動物保護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發展。私人團體通常更靈活、更敏捷,能夠更快地採用和應用新技術,而政府則可以提供資金和支援,推動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通過合作,可以加快動物保護工作的創新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和水準。

期待未來政府和私人團體在動物保護領域展開更深入、更廣泛的合作。這種合作不僅可以促進動物保護工作的實施和進步,還可以推動社會對動物保護的認識和意識提升,構建一個更美好的人與動物共存的社會,做出對台灣更大的貢獻。


• 三、本月教育新聞

1.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商品化 教育部:大學應嚴守招生倫理

2.2024臺灣教育科技展 4/12前報名享早鳥優惠!

3.體罰標準出爐 教育部本學期明定罰站時間

4.虎媽教養文都不會超過國中 醫師:過早炫耀及倖存偏差

5.非正規教育課程學費補助受理至3/15 最高補助6000元


• 四、聯盟活動紀錄

1.張炎憲個人史料發表會


  台灣教師聯盟承蒙受邀參與由國史館舉辦「張炎憲個人史料發表會」(時間:2024年2月27日下午2:00),由副理事長潘威佑榮幸代表聯盟出席,會中對於張教授2400餘件各項文稿、信函、書籍;存入國史館典藏。張炎憲教授的研究包括:台灣國家民主經過理論、白色恐怖研究、二二八系列研究、李登輝思想研究等多項研究巨作。


  張教授對台灣的貢獻:建構台灣史觀 推動本土化與民主化;並經過近3年資料蒐集、整理、編輯,《治史起造台灣國──張炎憲全集》終於付印,於日前問世,全集一套9冊,分「研究論文與演講紀錄」、「政論時論史論」、「二二八相關」、「序文導論」、「人物與時代」5個主題收錄661篇文章。全集前3冊為「專論」,第1冊收錄內容為台灣史學史、平埔族與漢人關係文章,第2冊為家族史、縣史、地方文史、日治時期台灣政治社會運動,第3冊為戰後政治運動史;第4、5冊為「時論」,第4冊收錄文化歷史與國族認同、台灣史學研究與歷史教育、原漢關係文章,第5冊收錄台日關係與日治台灣、戰後政治運動、解構國民黨政權、韓國觀察、中國政策文章;第6冊「二二八」,收錄相關論文、序文、政論、史論;第7、8冊為「書評書序」,第7冊收錄內容與台灣史研究與學思關懷、政治案件、台灣當代社會運動與民主發展相關,第8冊與人物和思潮、土地和文化相關;第9冊「人物與時代」則收錄台灣研究先驅、政治人物、白色恐怖受難者、名人錄、自畫像和張炎憲留日時期的隨筆及政論。


  張炎憲教授的精神,影響台灣民主有更深遠的指標與意義。


2.二十八個台灣動保感人故事

活動名稱:公私協力,非常給力台灣動保的故事 新書發表會

日期:2024年2月26日(一)10:15

地點:立法院中興樓101會議室

主辦: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

受邀單位:農業部動物保護司司長江⽂全、新北動保處處長楊淑⽅

關懷⽣命協會理事長吳宗憲、台灣愛鼠協會理事長張勝鬘

臺灣刺蝟照護推廣協會理事長黃⼠玲、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長林憶珊

台灣鳥類救援協會秘書長吳⽻⼼、台灣教師聯盟副理事長潘威佑


台灣教師聯盟代表與會建言:

 台灣的動物保護政策近年來呈現出積極的發展趨勢。政府加強了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提高了對虐待動物的處罰力度,建立了動物收容所和救助機構,推動了動物領養和絕育計劃,並且開展了動物福利教育宣傳活動。可以期待政府在動物保護領域進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法律法規,加強監管力度,提升動物保護意識,促進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推動動物保護事業向更加全面、深入、健康的方向發展。同時,也需要民間組織和個人的積極參與和支持,共同努力構建一個更加友善、尊重動物權益的社會環境。


 這本「公私協力、非常給力—台灣動保的故事」書的推廣,讓台灣也對動物救援教育上展現出更積極的態度。讓我們看到公、私團體單位的辛苦與努力,政府也加大了對動物救助機構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資金和資源,加強了動物救援隊伍的建設和培訓,提升了救援能力和效率。鼓勵社會各界也積極參與,成立了許多志工組織和動物保護團體,開展救助行動和宣傳活動,促進了社會對動物救援的關注和參與度。未來可期待台灣在動物救援方面繼續加強合作,加大投入,提高救援效率,保護更多無辜動物的生命。




• 五、聯盟活動推廣

228人權系列活動-殘酷的軍統局及尋找湯德章

溫暖的春日裡,我們踏上一段旅程,穿越歷史的長河,探索臺灣最為動盪的一段歲月——228事件。這是一個關於人權、正義與尋找真相的故事、本活動分為兩場講座、歡迎大家呼朋引伴一同參加。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教師聯盟

合辦單位: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基金會

名額:五十人

時間:2024年3月9日(六)下午2:00~5:00pm

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原臺灣教育會館)-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


一、「軍統局如何在228殺害台灣菁英」:歷史的鐵證

在228事件中,軍統局的行動引發了無數家庭的痛苦與憤怒。他們是如何操縱權力,殺害台灣的菁英?透過歷史文獻、目擊者的證詞,我們將一起揭開這段黑暗歷史的面紗,了解其中的真相與教訓。

演講人:王克雄 博士 (二二八受難家屬代表)

時間: 2024年3月9日(六)下午2:00-3:15pm


二、「尋找湯德章」:一場追尋的旅程

湯德章,他是 228 事件中被捕的台灣知識份子之一,為何台南市多名議員記者遭逮捕,卻僅湯德章1人被槍殺?講座中,我們將跟隨著歷史的腳步,追尋湯德章的蹤跡。從他生平、思想到消失的背後,我們將一探究竟,試圖解開這個世紀之謎。

演講人: 黃銘正 導演,連禎惠 導演

時間: 2024年3月9日(六)下午3:15-4:30pm


台灣教師聯盟32周年募款餐會

台灣教師聯盟迎來三十二周年,現誠摯邀請您參加我們「以教化育,成長唯才」為主題的餐會.教育是未來領袖的搖籃,透過深耕教育,我們期許建立更堅定的社會價值,助力台灣茁壯成長!感謝您一直以來對台灣教師聯盟的支持,期待您的參與,一同為台灣的教育奉獻心力.敬祝平安愉快!

時間:3/16 中午十二點始

地點:景美 星靚點花園飯店

繳費方式:現金 或 郵政劃撥 19546585 (戶名:台灣教師聯盟)

有任何問題請洽詢:台灣教師聯盟 02-23960900 或 0988-015492 黎先生

 
 
 

Yorumlar


02 2396 0900

100台灣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4-2號七樓

©2022 by 台灣教師聯盟官方網站(UTT official).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