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師聯盟2023年八月會訊
- 教師聯盟 台灣
- 2023年8月31日
- 讀畢需時 7 分鐘
已更新:2023年9月1日
本會會訊設計為每月推出,每月將會替各位盟員精選該月三至五則教育新聞,並且分享聯盟近期活動辦理情形及未來活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 一、李慧生理事長的話
過去幾個月台灣的me too運動佔了媒體很多版面,不斷的有很多事件發生。讓我想到性平教育更需要在教育層面做更多的推廣,教導下一代。
台灣是一個父權主義的國家,大男人沙文主義主導。父親在外賺錢養家,母親在內照顧家庭小孩。但是隨著時代變化,社會架構的轉變,女權的崛起是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台灣是一個先進開放的國家,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台灣也是華人社會第一個有女性總統的國家。台灣在性平教育推廣也應該是亞洲的先驅。
性平教育的定義:「透過教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的實質平等」。從教科書開始,修改過時的父權主義內容。在老師層面,通過一些網上或者實體教育營再教育老師們對性平教育的觀念。至於文化媒體,鼓勵創作更多元化的訊息和作品宣揚性平教育。
• 二、文教專欄
1.望春風與鶯鶯傳
監事主席 溫貴琳校長
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十七八歲未出嫁,遇到少年家。果然標誌面肉白,誰家人子弟,想欲問伊驚歹勢,心內彈琵琶。
想欲郎君做尫婿,意愛在心內。等待何時君來採,青春花當開。聽見外面有人來,開門加看覓。月娘笑阮憨大凱,乎風騙不知。
這是1933年李臨秋作詞:鄧雨賢作曲,廣為流傳的「望春風」歌詞。
近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有兩篇關於「望春風」的論述。一篇是呂自揚先生的「望春風歌詞的深濃平埔族血統」。呂先生說,望春風歌詞的靈感來自中國古典文學西廂記「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似玉人來。」呂先生進一步引出「崩山八社情歌」說明望春風有深濃的台灣平埔族血統。
另一篇是李修鑑先生的「望春風何來台灣平埔族血統?」李先生強調,人類文明的可愛之處是古今作品的心靈相通,所以望春風是創作歌謠,而非平埔族民歌改編。
然而根據李臨秋先生當年自述;創作望春風是為情竇初開但受傳統束縛的少女爭取「發言權」;更不惜將那羞澀秘藏在心中壓抑的思春苦澀少女情懷,向世上的男性表達出來。(見莊永明、孫德銘合編台灣歌謠鄉土情)
窃謂與其根據呂自揚先生說法,望春風靈感來自於「西廂記」;不如溯源於唐人小說元稹的「鶯鶯傳」,比較合理。
「鶯鶯傳」描寫張生在偶然機會救了鶯鶯一家人,因而見到了嬌弱卻好強、而且知書達禮的鶯鶯。從此對鶯鶯念念不忘,終於透過紅娘送信而得到鶯鶯。後來張生到京城考試,兩人從此訣別。張生從京城寫信給鶯鶯,鶯鶯也回了信,述說自己的情意。最後兩人各自婚嫁,再也沒有見面。
故事情節中,張生因傾慕鶯鶯而寫一篇表達愛情的詩來挑逗她。而鶯鶯透過紅娘回覆張生一首「明月三五夜」詩,內容是「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似玉人來。」十五日夜晚,張生就藉著杏樹翻牆而與容貌美艷動人的鶯鶯幽會。
「西廂記」為元曲偉大之作,然其雜劇事實是根據元稹的「鶯鶯傳」而加以補充,並改以喜劇收場。
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混江龍」唱曲中有一段「風弄竹聲則道是金珮響,月移花影疑是玉人來。」,另一段「天下樂」:「我則索椅定門兒手托腮,好著我難猜,來也那不來?...望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由上述得知;西廂記係根據鶯鶯傳情節而加以改編而成。
女性敢愛敢恨,情感的表達多麼浪漫,多麼率真。南北朝北方民歌可以找到一些類似的蛛絲馬跡。「驅羊如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塌地換天。」「側側力力,念郎無極;枕郎左臂,隨郎轉側。」至於文學創作,無論造境或遣詞,援引前人字句,是否影響作品價值?
唐朝孟浩然「歲暮歸南山」詩說:「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唐玄宗聽了很不高興說:「朕未嘗棄卿,何誣之甚也?」因而把孟浩然放歸襄陽故鄉,沒有任用。
北宋柳永在「鶴沖天」詞寫著「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尚?」其中「明代暫遺賢」是「不才明主棄」的翻版,宋仁宗因此對柳永沒有好感,始終不給重用。
北宋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風疏雨驟,農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本詞詞意似乎亦有所本。唐韓偓「懶起」詩有云:「昨夜三更雨,金朝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臥捲簾看。」南宋姜夔「揚州慢」:「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這段意境與唐杜牧有關。杜牧「贈別」詩:「娉婷嫋嫋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土珠簾總不如。」另一首「遣懷」詩:「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北宋周邦彥「西河-金陵懷古」:「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及「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說興亡,斜陽裏。」可以說融化了唐劉禹錫兩首名詩「石頭城」和「烏衣巷」。這兩首詩句分別為「山圍故園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以上列舉幾件轉化前人作品,或許是敘事上有共同的歷史情懷,或許要在造境遣詞上增加更多的藝術價值,而世人不以為忤,甚或歌頌。無論如何,他(她)們都是名留千古的大詞家。
李清照,傳統文學史上最出色的女詞人,有「詞后」的美譽;柳永,浪子兼才子,長於鋪陳,又俚語入詞,其作品雅俗共賞,時稱「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周邦彥,精通音樂,能自度曲,把詞的字句與音律定型而格律化;姜夔,南宋格律古典詞派的再造者,擅長詠物,南宋樂府詞派中堪稱第一。
「望春風」脫胎於「鶯鶯傳」(明月三五夜),道盡少女對於愛情熱烈的渴望,而其毫無羞澀隱匿的態度更說明情到癡處時所迸發的無理奇想。又因歌詞通俗流暢,情真意切;旋律優美雅致,掌握時代脈動。不僅在台灣家喻戶曉、老少傳唱;而且是知名國際樂團演奏的好題材。
2.網路詐騙猖獗,青年學子不可不慎
副理事長 潘威佑
暑假剛過,適逢開學季,聯盟就接獲許多反應,希望能反映教育部跟法務部,對於網路詐騙行為能嚴以重罰。因學子們年少不經事,受到網路交友軟體的誘惑,加入並繳交不同月期的月費,甚至有些交友軟體,會以異性對象蒙騙青年學子,讓幼小心智受到影響,甚至對於兩性關係有偏差的看法。教育單位及輔導單位應於開學時期予以學子正確宣導,不能一誤再誤。
新聞媒體也報導,詐騙集團擄人勒索,法院全部輕放,前陣子破獲20餘人詐騙集團,後來全部交保。金額偏低,這樣的案件多如讓他國戲稱台灣是詐騙國家的產地。甚至受害者向警察報案,不肖警察還再詐騙一次,甚有不肖警察有跟銀行串通,買賣個資給詐騙集團,相關新聞層出不窮。
台灣是民主的台灣,在民主的羽翼下,犯罪包覆在民主的旗幟內仍找尋縫隙鑽營。這種事情,讓人們無法能接受。大家都希望台灣能夠在民主、法治的基礎下,人民安居樂業,住無所佈。
公民教育的素質,配合朝會的宣導,警察跟法務部定期在學校進行講習,希望大家都能共同配合,在完整的教育面上,共同建立法治完整、詐騙減少、人民安局的新國家、新台灣。
3. 嚴肅面對中國文教統戰威脅
聯盟顧問 李川信
台灣自1990年開放中國旅遊、投資後,就受到中國文教統戰,慢性滲透而不自知;中國觀點的圖書、中小學生的讀物、電影連續劇等,不設防的侵入。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更用「入島、入戶、入腦」的全面性統戰策略,瓦解台灣人民的心防,以台灣最普遍使用的社群平台Line為例,所大量轉傳的觀點、短文及影音,幾乎全是中國的「網路農場」製造。面對如此重大的國安危機,政府單位不可再視而不見。
台灣要營造與中國區別的語言文字環境,堅持使用繁體字,並鼓勵多使用台語、客語、原住民語文字。台灣華語音標原採用與世界接軌的通用拼音,馬英九擔任總統時,為了與中國接軌,全面改為漢語拼音,執政者應有心導正。
經過20幾年來的觀察,中國和台灣的文教交流都有其政治目的,因此與中國的交流更應審慎,盡量避免落入中國的統戰陷阱。
台灣各領域人士在言談中,經常出現「上午好、下午好、內地」等中國用語,充斥於台灣的天空,這種文化侵蝕的現象相當嚴重,對我們下一代的文化認同勢必會產生混淆與扭曲,也會阻礙台灣文化教育本土化的建構。
最近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禁止將台灣列入中國地圖」的法案,這說明誠實的地圖才能貼近現實,也特別強調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反觀台灣市面販售的地圖、地球儀,台灣、中國標示不清,甚至於變成中國的一部份,也公開在學校普遍使用,面對這扭曲的現象,我們應該嚴肅以對。
國際友人永山英樹,在日本長期為台灣仗義執言,他與團體成員召開記者會,反對日本文部省強迫教科書出版社跟隨一個中國宣傳,將台灣列為中國的領土,試圖欺騙日本全國學生,之後引發日本友台議員的關注重視,台灣政府與民間應適時聲援,表達我們的感謝。
台灣長期面對國內、國際過去歷史的包袱和錯誤,應該提出一套完整的文教反統戰略,成為抵抗中國文教入侵的防火牆,以排除中國文教統戰的威脅。
• 三、本月教育新聞
1.教育部砸1.4億 改善偏遠、非山非市地區學生宿舍
2.開學日花蓮「49校不滿50人」 港口國小連2年新生數掛蛋
3.8月30日中小學迎開學 校園不強制戴口罩、確診仍可到校
4.明年教育經費創新高 教育部主管3390億元、增492億元
5.越改越模糊?兒權團體憂教育部版霸凌草案「重調查、輕輔導」恐校園變法院,籲召開公聽
• 四、聯盟活動紀錄
1.台灣教師聯盟暑假研習營活動回顧:
2.台灣教師聯盟&壯闊台灣緊急救護班活動回顧:
3.台灣教師聯盟八月轉型正義研習營圓滿成功!感謝大家參與,以下為活動回顧: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