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師聯盟2023年4月份會訊
- 教師聯盟 台灣
- 2023年5月1日
- 讀畢需時 7 分鐘
已更新:2023年5月2日
本會會訊設計為每月推出,每月將會替各位盟員精選該月三至五則教育新聞,並且分享聯盟近期活動辦理情形及未來活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 一、李慧生理事長的話 - 台灣民主政治的新氣象
民主政治的真諦,除了全民參與之外,能夠用選票選出適宜的代表,為國家來服務。這也是台灣政治最好的價值代表之一。
國民黨 2024總統、立委選舉若無爭議4月初完成提名;至於初選 民調 ,原則採30%黨員、70%全民調,但有參選人可自行協調全部使用全民調。尤其代表第七選區的松信區的徐巧芯表示,這次黨內立委初選讓所有國民黨支持者知道,國民黨的傳承新時代來臨,未來她將幫助投入黨內初選的年輕世代,但盼之後可考量不要有黨員投票機制。年輕世代交替是未來台灣政治的新氣象。傳統的過去政治形態,家族政治在很多民主跟獨裁國家都是延續性使用。但如何讓家族的延續脈絡不被民眾反感,這是應該要經由選民的監督跟看法,才會有明顯比較與差異。
民主選舉的方式也是目前在各國被普羅大眾認可的方式,反觀民進黨,從2000年開始,對於選舉制度的人才培育,公民教育教導下認同台灣的立場,都有非常明顯的高度與做法。因此每年民主進步黨推派的地方代表,小到里長、大至立委、縣市首長。很多都是歷經台灣公民與歷史教育下的洗禮,認同台灣;更想幫台灣做更多事情。當站在舞台上時,其侃侃而談,論述有條有理的樣態,代表認同台灣的專業度,頗獲多數民眾認可。
台灣民主的精粹,在於了解台灣歷史背景,認同台灣國家精神,願意為鄉土、為國家,盡心簇力。國家教育的精神源自於家庭教育的認同,台灣歷經過去的殖民統治,讓國家文化的認同在家庭教育中彰顯。台灣教師聯盟長期深耕台灣本土文化教育,積極辦理寒暑假教師研習營。目的就是希望台灣的老師們,都是作為台灣教育的種子,深根我們學子的心中,種下愛台灣、愛家園的未來。對於未來身為台灣的百工百業的代表們,都對這塊土地有一份誠摯的感恩與熱情,愛護我們的鄉土。這也是身為教育工作者,為台灣奉獻的最大的使命,願共勉之!
• 二、文教專欄
1.社團活動與申請入學
監事主席 溫貴琳校長
拜讀游杰翰先生自由廣場「高中非學術性社團的生存危機」,我心有戚戚焉。游文強調許多學生選擇學科相關的學術性社團,其社團參與經歷比較能展現自己在整個專業領域的才能,增加申請入學的優勢。苟真如此,這是大學選才的功利取向,短視近利;而非國家人才培育的正當途徑。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包含學生的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等項目。其中不計學分者諸如社團活動、服務學習者都應納入多元表現項目內。參加申請入學時,學生須將自主學習計劃與執行成果、幹部經歷、競賽成果、檢定證照、志工服務、其他有利審查的資料等,由學生本人負責上傳與勾選。
高中生選擇社團,大抵以興趣和能力為考量,很少考慮是否符合未來大學系所的需求,社團活動的淬鍊,學生提早體驗民主生活、關懷周遭環境、尊重生命、培養雙專長、修養領導的本事和被領導的情操以及解決問題的智慧。這些淬鍊成果,都是一般社團活動的共同價值。
經驗得知,筆者曾經擔任社團輔導的職責,當時多少學生熱衷社團活動,甚至為了優異的表現不惜廢寢忘食,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與惡化。所幸大學聯考,無論是參加樂旗隊、康輔、熱音、劍道、熱舞、環保~~等,考上台大醫學、台大電機、台大法律等比比皆是。原因是他們對於珍愛青春、體驗人生,找到適性的舞台。
人的生活,需要理性、也需要感性。理性的部分,是縱橫職場的專業能力;感性的部分,在充實精神生活,發展人文素養。理性與感性兼備,才有美滿亮麗的人生。
考上理想的大學或科系,是求學歷程的一小站;讀書求學的目的,是追求大用,實現理想;發展格局。人生理想目標的實踐,始於多元學習。而社團活動是多元學習重要的里程,不容忽視。大學審查申請入學資料,應強調人才培育,不宜貪圖系所私利,此乃國家之福,也是推動學習歷程檔案的真義。
2.動物保護與同理心教育
副理事長 潘威佑
回憶過去時,去夜市會去經過”撈金魚”的遊戲攤,撈金魚的遊戲源自於日本,是一種紙網去撈金魚的身體,有機會的話,金魚就會被紙魚網撈起來。看起來好像很好玩,但是對於金魚身體的危害也是一種無形傷害。例如泰國騎大象,對於大象因為馴養被鞭打、被強迫依照人類的模式去改變,這一些在現今文明的時代已經不符人類對於愛護動物關懷的教育本懷。很高興近期立法院將通過農委會的動物保護法修正草案,攤商禁止以遊戲或是娛樂等名義,將動物當作贈品交換、夜市常見的撈金 魚、套圈圈或射氣球來交換動物活體等都將觸法,最重罰25萬;同時動保員也可在緊急情況下進入私領域,及時拯救受虐動物。我等教育與動保團體,均肯定台灣朝向正向的修法方向。此乃杜絕夜市攤商常用遊戲或娛樂名義將動物當作贈品,畢竟動物是生命不是物品。同時本次修法也加重管理動物利用,及虐待傷害部分,將加重動物虐待、傷害刑責部分。
教育的其中目的,是讓學生能夠了解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如果今天對於生命的尊重像物品一樣的輕視,不僅有違教育的基本精神,也讓學生在同理心的方向上,有錯誤的體認。今天台灣教師聯盟,對於生命教育的尊重,是立足在「以人為本,萬物同邦」的概念上,去推廣對於生命價值的體認與了解。樂見國家在生命教育的推廣上更邁向進步的方針。也期待我們台灣的學子,更體諒對於生命的尊重與感恩。學有所悟,生命無價!!
3. 正視教育界的轉型正義
聯盟顧問 李川信
台灣是個移民社會,不同族群不管先來後到,理應認同安身立命的所在土地,以形成命運共同體。然而過去錯誤的教育政策與內容,卻造成國家認同的錯亂與危機。教育是國家的軟實力,也是心防的基石,以教育為「桶箍」,讓族群、文化、語言多元,形成國家一體的台灣共識和價值。因此落實轉型正義於教育,才能提升台灣國人的認同。
1949年發生於台師大的四六事件,警總以「反共」之名,進入校園抓人,造成8名學生被槍決,數十名被判重刑的慘劇,它是50年代台灣白色恐怖的濫觴。直到2000年政黨輪替後才獲平反,教育部也向受難者家屬道歉,2016年台師大將此事件寫入校史,讓台灣首度校園白色恐怖還原歷史真相。
2018年台灣大學校長遴選事件,我們也見識到一群「擁抱獨裁專制、具有強烈黨國思想、打壓校園民主與學術自由」的人,組成所謂「大學校園自主聯盟」,避談遴選違反學術倫理與法律,反而企圖顛覆大學校園的自由民主。這群人也在陳文成博士紀念廣場立碑過程百般刁難,阻擋轉型正義的實施。
而中小學校園,亦不惶多讓。新北市鷺江國小劉、翁兩位老師帶學生校外教學,參觀鄭南榕基金會的「查某人e二二八攝影展」,事後一位有異議的家長向陳姓議員陳情,該議員隨即與教育局副局長及鷺江國小校長召開記者會,痛批政治干預校園,果不其然在教育界造成寒蟬效應。這又是一樁抗拒校園轉型正義的不良典型。
新北市江翠國中潘老師,多年來進行「繪畫二二八」的教學活動,並設計學習單,讓學生於寒假期間參觀二二八紀念館,學習單卻經常被導師沒收,還有導師狂言「這學習單很政治,叫潘老師來找我」,足見不少中小學教師的內心,無時無刻存在著「小警總」,一遇到「事實真相」隨即自動羅織罪名,教育界的轉型正義實已刻不容緩。
西班牙曾因獨裁者佛朗哥的幽靈盤繞,轉型正義不彰、內鬥嚴重,造成國家競爭力衰弱,其國會為扭轉國家命運,加速轉型正義的落實,於2006年通過「歷史記憶法」,拆除獨裁者的標誌與牌匾,更通過「除垢法」,將佛朗哥的墳墓移出烈士谷。西班牙能,台灣何嘗不能?鄰近的韓國也因「光卅國家暴力事件」,造成區域衝突,經徹底的轉型正義,衝突、猜忌消弭於無形。
台灣也是因獨裁者的魅影揮之不去,造成國家認同混亂。當促轉條例立法通過,清除威權象徵,展現公權力,貫徹轉型正義,是執政者應該負起的責任。
• 三、本月教育新聞
1.125幼兒園試辦融合教育 助身障幼童適性學習
2.教育局正式公告「文德女中8月停招」 成北市第5所
3.睽違14年大修 立院初審通過特殊教育法修正草案
4.四十一所高中職、五專合辦教育展 招港澳生赴台升學
5.與台科大整併案送教育部 華夏科大盼5月停招
• 四、聯盟活動紀錄
1. 台灣教師聯盟三月募款餐會圓滿成功, 感謝大家參與
台灣教師聯盟三十一周年募款餐會影片全紀錄:https://youtu.be/uK0Csn1qMRw
• 五、聯盟活動推廣
2023年民主與轉型正義研習營熱烈報名中,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多多推廣和參與
一、活動緣起:台灣歷經400年的殖民歷史、威權統治、白色恐怖等被壓迫歷史脈絡;造就台灣島嶼人民對於自由、民主的先天渴望與期盼。終於在政黨輪替的一天,台灣人終於可以當家作主,在民主制度中,徜徉在自由的空氣之下,不被壓迫,而備受尊重。
二、主辦單位:台灣教師聯盟
協辦單位:台灣社、台灣客社、台灣母語教師協會
三、補助單位: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
四、時 間:2023年5月3日上午8:00至2023年5月4日下午17:00止
五、地 點:台北市NGO會館
六、參加對象與人數:學生、教師及一般民眾
七、研習名額:八十人,備取十人,5/1報名截止,額滿為止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