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台灣教師聯盟2022年10月份會訊

  • 作家相片: 教師聯盟 台灣
    教師聯盟 台灣
  • 2022年10月20日
  • 讀畢需時 9 分鐘

已更新:2022年10月27日

本會會訊設計為每月推出,每月將會替各位盟員精選該月三至五則教育新聞,並且分享聯盟近期活動辦理情形及未來活動。


• 一、李慧生理事長的話


家庭教育深化公民社會責任的重要性


還有一個月後就是台灣民選縣市長、議員、里長的選舉投票日;還有十八歲公民權支持投票的日子。今天,無論是支持哪一個政黨,作為一個公民,都要履行我們的公民權利,支持台灣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權利。


當越接近投票日選情越來越激烈,我們看到政黨之間、各後選人間的互相指責、互罵;這些都已是每日都會發生的戲碼。


近來有些選舉言語已經開始用人身攻擊、接近詛咒的用詞來互相攻陷。甚至有部分高學歷的政治人物用的言語都嫌為不堪入耳;讓人深想這是否是學校教育,還是我們家庭教育出了什麼樣的問題?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同樣的重要性。學校教育有老師教課,讓同學增長知識,除了課業知識外,學校提供一個群體的環境讓同學們懂得如何跟同學互動,共處。


而在家庭教育方面,除了父母或長輩進行身教為範。培養一個人的修養和包容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也是學習要如何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則;這也是良好的家教跟學校教育,共同相輔相成,來完成「教育」一個人基本的人格特質所希望展現的成果。


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身心成長有莫大的影響。這是在學校教育無法給予的。當你每天在家裡聽到長輩都是用仇恨,不滿,貶低的言語批評家人,工作,社會,久而久之,這樣環境會改變你對人對事的態度和想法。


當遇到與意見不同的人或事,卻以攻擊和回嗆來反應,放棄了一個人對於他人最基本的包容和理解。這是非常粗魯、無禮的作為!


一個健康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倘若再配合自身所擁有的學術涵養,應需有更大的同理心和包容的智慧;來面對他人衝動的挑釁與回應。


希望未來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盡量少聽到”去死吧”, “管你去死”的詛咒性嗆聲,應多有對市政和國家建設性的意見。「多點包容,少點謾罵」,此乃民之所幸也。

• 二、文教專欄

1. 多元全齡的教育環境是未來的主要方向 副理事長潘威佑


因應少子化的到來,台灣教育環境的變遷也隨時代在改變。過去的國中、國小、高中的分級教育已開始被間接在重整。如何在高品質、安全性、健全性的關注下,落實平權教育與全齡發展已經是學校規劃中重要的一環。


近年來,從老舊校區的改變、整建風雨球場、改善學校操場與跑道;老舊廁所的整修等,甚至提出向下扎根的作為;在在看出注重教育的政府,不斷反映在政策上的積極又改變。


可以預期的是,未來當舊有學校已經蓋很多,但也因少子化,讓一些學校可以思考未來校務的方式與呈現。


例如屏東縣長周春米的教育政策,推播的就是讓孩子有個舒適的學習環境,不僅爭取屏東70間老舊廁所、70所學校操場、20座風雨球場的整建,推動操場跑道整建專案,還致力深化提供幼兒教保的服務與終身教育的課程,打造全齡學習的環境。


未來各縣市民意代表在教育政策的推廣上,更要多用心竭力。考量多元全齡化時代的到來,如何將現有國、中、高校的既有設施,健全教育體制的多面向操作,對於縣市實際情況不同而進行有系統的調整與配套。這一些都要列入政策白皮書中,讓選民能夠了解地方首長在全齡教育打造的用心與積極,以應付少子化的直接衝擊!!


倘若淪為不肖財團的魔爪下,犧牲閒置的校園用地,轉為豪宅群聚,藉機大發利市,傷害的不只是教育的根本,動搖的卻是台灣最重要的國本,此是執政者不可不慎之的考量關鍵。


2. 橘色惡魔的聯想 溫貴琳


有「橘色惡魔」之稱的日本京都高校管樂隊,今年應邀參加「台灣國慶」表演,因表現優異,而風靡全場。


這個花式遊行管樂隊,由於樂器配備完善,音色優美而宏亮,隊形變化細緻而條理分明,儀態大方而笑容滿面,讓全國觀眾嘖嘖稱奇,大開眼界。


行進樂隊,有多種表現形式。一般而言,在爵士樂和流行樂曲交相吹奏下,踩踏前進、側走、後退的各樣圖形,而且配合樂曲,分別走出每分鐘100至140腳步,同時有旗隊的穿梭,更突顯生動的畫面。


「橘色惡魔」的行進,可以一邊吹奏、一邊舞動左右高低的「小蠻腰」,還能適時向兩旁觀眾揮手致意。可見這是一支訓練有素,充滿自信的樂團。


管樂團的訓練,要花很多時間。日本的環境,比台灣好。


日本的高中,每天六節課,上午九時上課,下午三時放學。學生每天上課前、放學後,有充分的時間追求自己的興趣。

「橘色惡魔」的訓練,每天至少一小時,周六、日時間長達10小時以上。加上日本音樂教育底蘊良好,勤加練習,極易登峰造極。

反觀台灣高中,上午八時上課,下午五時放學(含輔導課)。樂旗隊的訓練,只得利用放學後,直到夜色朦朧,經常引起學生家長的恐慌與干預。

筆者因職務之故,多次陪伴建中樂旗隊遠走美加、澳洲、星馬等地,或巡迴演奏,或參加世界大賽。然後國外罕見高中樂儀隊,台灣的學生樂儀隊,可能緣於黨國威權的遺留。


建中樂旗隊,滿懷永遠第一的企圖心;無論吹奏、或走圖的練習,都頂著強風烈日的折磨。因為「情之所在,一往輒深」,為安撫家長,滿足學生的需求,利用寒暑假上午,提早授課或補課。我們都有共識,投身於興趣的狂熱,不能掩蓋實現個人長程發展的理智;能吃苦,才能展現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我們希望同學們把這種吃苦耐勞的奮鬥精神,移情於未來學術研究和職場的發展。

果然,到了高三,他們交棒後全心投入課業,我任內那幾屆大學聯考成績可以比美數理資優班,考上第一志願者比比皆是。而今,升大學有多元管道。如將參加樂旗隊的歷程,深化研究,透過反思,結合人文精神,撰寫小論文,算是自主學習的新樣態,也是大學申請入學的個人特色的佐證。

「橘色惡魔」進駐圓山飯店,面對期中考隨身攜帶功課。然後盛筵之後,匆匆而別,留給我們存有何日再聚的期待。


3. 本土三十前瞻踏實《2021本土文化教育研討會》 李川信


推動文化教育本土化的靈魂人物系列二。


莊萬壽-台灣人文精神的典範


莊萬壽(1939~ )彰化縣鹿港鎮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任職台師大教授兼人文中心主任,2002年創辦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兼所長。在校期間積極推廣本土文化教育,推動拆遷蔣介石銅像、平反四六事件,最後都獲得圓滿解決。


1989-2005年,莊萬壽先後擔任台北縣市政府文教顧問、報社主筆、台灣教授協會會長、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及本土教育會委員,積極倡議文化教育本土化。


2004年退休後,南下長榮大學創設台灣研究所,帶動私立大學台灣學的研究,後捐贈100萬給該所,設立台灣人文獎,並將個人珍藏的萬册圖書捐給長榮大學,設置「莊萬壽圖書文物室」貢獻學子。


2021年台灣敎授協會成立30週年,莊萬壽再度捐出退休金100萬元,設立「台灣精神獎」,以表彰在「國家認同、集體記憶、憂患意識、犧牲精神」之台灣精神上,有傑出成就的理性公民。


莊萬壽長期從事文化批判,著書立說,一則以解構中華華夏民族主義,一則以建構台灣文化主體性,推動提升台灣精神,成效斐然,更以實際行動實踐理念,追求台灣人的價值和永恆信仰,竪立了台灣人文精神的典範。著作有台灣論、中國論、台灣文化評論、台灣精神與文化批判、台灣文化之進路文集、主編台灣歷史文化書籍多種等。


• 三、本月教育新聞

• 四、聯盟活動紀錄


台灣教師聯盟副理事長代表本會參與記者會記錄

——市政放空檔,侯侯做政治?新北市政「矇與唬」?! 2022.10.19會後新聞稿


今(19)日上午台灣社、台灣教授協會副會長陳俐甫、民進黨林楚茵立委、民進黨賴品妤立委、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台灣師範大學公領系教授曾冠球與台灣教師聯盟副理事長潘威佑於立法院召開「市政放空檔,侯侯做政治?新北市政「矇與唬」?!」記者會,會中指出如何面對與處理災難,正是檢驗政治人物政績與能力的關鍵時刻,侯友宜市長在面對新北市強降雨可能造成市民身家安全危害的時候,選擇丟棄新北市民到新竹輔選,這場大雨讓口口聲聲說著要「好好做事」、要讓市民「安居樂業」的侯友宜,現出市政放空檔,還有花大錢做宣傳但政績完全經不起檢驗的原形!


主持人陳俐甫教授首先發言指出,面對災害的處置措施,是判斷一位行政首長行政能力與道德倫理的重要標準,如果行政首長於災情時間不在現場指揮而去參加政黨競選行程,將令人質疑其是否有符合人民對首長的要求。陳俐甫說,新北市僅是遇到颱風的外圍環流就發生堤外淹水及土石流等災情,過去宣稱的「韌性城市」根本變成「衛生紙城市」。此外,侯市長的作為令人懷疑新北市府的行政資源,究竟是優先用在防災?還是攻擊政敵身上?是要使用行政機器對付市民?還是要替市民解決問題?陳俐甫呼籲,市府必須提出根本性地改善市政問題的措施,同時不應該利用市府官網,動員對林佳龍的攻擊。


林楚茵表示,雖然天災不可測,但人禍可避免,中央早在一周前就預告颱風災情,如果因為市長不在家而造成市民損害,市長就罪無可赦。從恩恩案至今,都可看出侯友宜最擅長「人設包裝」,恩恩案可以演戲,救災也可以演戲。侯友宜到災害應變中心僅僅打卡後就以有間歇性降雨的空檔為藉口離開,就如同網紅的快閃打卡,也像是在舞台劇上客串臨演新北市長。林楚茵質疑,侯友宜從過去就擔任新北市的副市長,難道不知道災害的發生是累積性的?不願意鎮守新北市,跑到其他地方輔選,一定要看到新北發生災情才願意回來,是否是為了2024龍袍加身當總統?侯友宜既然沒有把新北市民放心中,就不配繼續參選,新北市不是侯友宜的墊腳石。侯友宜是位在威權時代當局長的人,是否忘了現在是民主時代,還敢用局處資源攻擊對手。但現在已經不是威權時代的台灣,侯友宜要專制獨裁,把人民當墊腳石,就乾脆放棄新北市長的選舉。


賴品妤認為,侯友宜在新北已經12年,出現不少批判依舊非常「靠勢」,顯示侯友宜的傲慢與官僚。在面對災害時市長必須留守,是因為首長是要做決定的人,如果侯友宜忙全台輔選,如何在面對災害時做決策?氣象局早在10月13日就對颱風提出警告,侯友宜怎麼有臉編出降雨空檔的說法?侯市府四月時在雜誌上業配,宣稱監測了多少積水點,但在這次颱風中我們卻看不到改善,也沒有提前預備防災措施。面對災害就可以揭露侯友宜行政上的缺失,包括近期的治安事件與颱風災害,都可看出侯友宜是「侯侯不做事,侯侯做政治」。賴品妤指出,汐止每次在淹水後隔天交通都會癱瘓,新北市府應當事先跟台北市府與公路總局協調如何處置,而不是每次都在壓榨基層員警。侯友宜只說好好做事,卻忙著輔選為總統之路鋪路,不願作好防災與應對,棄新北市民於不顧。


胡博硯教授強調,根據《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九條,公務人員不能用行政資源為特定候選人或團體做宣傳或支持,侯友宜卻用整個市府去嗆林佳龍,簡直是把新北市府當作競總。行政中立是為了保護國家的民主與法治,不希望現任公職人員破壞選舉公平性、破壞民主,也讓公務人員不會難做人,維持法治制度。侯友宜當了非常久的警察,應該了解奉公守法與依法行政。但新北市府是依法行事還是奉命行事?希望新北市府可以找回初心,不要再把自己當成侯友宜的競選總部。


曾冠球教授指出,過去文官都會謹守行政中立,這次卻發生文官捲入口水仗,政務官利用行政機關資源的事件,明顯逾越行政中立。事務官不應該捲入口水仗,應一視同仁,任何一個公務人員利用行政資源對於上層表忠,都會破壞文官體系公正的基礎。文官應多了解行政中立的意義,不應該利用公器做不當發言,令人產生不當的聯想,難免會讓人貼上標籤,影響人民對行政體系「黨國不分」的疑慮。


潘威佑副理事長表示,侯友宜不當使用預算宣傳政績、在預算夾當輿情分析拚選舉,利用降雨空檔跑去新竹助選,這些政治責任都應該被究責。這次颱風,讓人看到新北市的「韌性城市」變成「爛泥城市」,高壓電塔造成土石流的事件中,侯友宜更是被台電回應重重打臉。潘威佑呼籲,在其位就應謀其政,好高騖遠、忽略當前市政、頇顢的縣市首長,人民應用選票將其下架,並把職位交給願意深耕新北的候選人,才會是新北市民之福。


• 五、聯盟活動推廣


1. 本會於10/29於松仁威秀舉辦電影「流麻溝十五號」播映,感謝各位盟員積極報名,往後的活動也歡迎各位盟員多多參與。



 
 
 

Comments


02 2396 0900

100台灣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4-2號七樓

©2022 by 台灣教師聯盟官方網站(UTT official).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