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師聯盟2024年三月份會訊
- 教師聯盟 台灣
- 2024年4月1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 一、李慧生理事長的話 - 感念228紀念日77週年之民主與期待台灣教育推廣及與友邦國家的教育外交情誼
台灣教師聯盟於3月16日(六)中午於景美星靓點餐廳舉辦台灣教師聯盟32周年募款餐會,此次會中榮幸邀請台灣邦交國大使聖文森及格瑞那丁使節團團長 柏安卓大使、史瓦帝尼王國蒙西比大使、史瓦帝尼王國蒙西比大使夫人、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卡蒂爾大使;及外交部世台會理事長林敬倫博士;台灣幸福家庭聯盟(高俊明牧師所創)秘書長張坤池等外交部長官共同蒞臨餐會,會中介紹今年年初,台灣教師聯盟與史瓦帝尼教育聯盟則請我來共同簽屬技職教育備忘錄MOU,結合台灣教育部技職司跟史瓦帝尼教育部共同聯繫,以『教育外交』模式建立兩國教育交流的契機,共同推廣台灣與非洲邦交國外交工作的新里程碑,此創舉是國內以教育NGO模式進行教育交流的新未來。也希望其他國內NGO團體能夠起而傚有的典範先河。
會中聖文森及格瑞那丁使節團團長 柏安卓大使讚許台灣教師聯盟過去在台灣推動本土文化傳承教育工作上的貢獻,尤其近年來舉辦寒暑假教師研習營,讓教師在不同領域都能夠體認教育的真諦與意涵深感敬佩。也希望台灣教師聯盟的經驗能夠給非洲各國的邦交國教育予以教學相長的表率。也感謝李慧生理事長對教育的貢獻,造福台灣學子對於國家認同跟民族意識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台灣教師聯盟成立已經32周年,期許變成台教盟3.0;未來繼續以『以教化育,育英唯才』教育團體的精神為己任!!今天我身為理事長,誠摯呼籲大家為台灣教育繼續打拼,共同支持台灣教師聯盟;未來為台灣國家教育一起來共盡心力,台灣加油!!!
• 二、文教專欄
1.嚴肅面對中國文教統戰威脅
聯盟顧問 李川信
台灣自1990年開放中國旅遊、投資後,就受到中國文教統戰,慢性滲透而不自知;中國觀點的圖書、中小學生的讀物、電影連續劇等,不設防的侵入。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更用「入島、入戶、入腦」的全面性統戰策略,瓦解台灣人民的心防,以台灣最普遍使用的社群平台Line為例,所大量轉傳的觀點、短文及影音,幾乎全是中國的「網路農場」製造。面對如此重大的國安危機,政府單位不可再視而不見。
台灣要營造與中國區別的語言文字環境,堅持使用繁體字,並鼓勵多使用台語、客語、原住民語文字。台灣華語音標原採用與世界接軌的通用拼音,馬英九擔任總統時,為了與中國接軌,全面改為漢語拼音,執政者應有心導正。
經過20幾年來的觀察,中國和台灣的文教交流都有其政治目的,因此與中國的交流更應審慎,盡量避免落入中國的統戰陷阱。
台灣各領域人士在言談中,經常出現「上午好、下午好、內地」等中國用語,充斥於台灣的天空,這種文化侵蝕的現象相當嚴重,對我們下一代的文化認同勢必會產生混淆與扭曲,也會阻礙台灣文化教育本土化的建構。
最近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禁止將台灣列入中國地圖」的法案,這說明誠實的地圖才能貼近現實,也特別強調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反觀台灣市面販售的地圖、地球儀,台灣、中國標示不清,甚至於變成中國的一部份,也公開在學校普遍使用,面對這扭曲的現象,我們應該嚴肅以對。
國際友人永山英樹,在日本長期為台灣仗義執言,他與團體成員召開記者會,反對日本文部省強迫教科書出版社跟隨一個中國宣傳,將台灣列為中國的領土,試圖欺騙日本全國學生,之後引發日本友台議員的關注重視,台灣政府與民間應適時聲援,表達我們的感謝。
台灣長期面對國內、國際過去歷史的包袱和錯誤,應該提出一套完整的文教反統戰略,成為抵抗中國文教入侵的防火牆,以排除中國文教統戰的威脅。
2.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性
副理事長 潘威佑
目前因應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台灣已經將軍訓課參考美、日、以色列模式的全民國防軍事教育,要求學生了解相關國防知識和技能,以增強他們對國家安全和防衛的理解。目前參考國立台灣大學全民國防課程綱要編修有以下包含內容:
(1)國防政策:探討國家的防衛政策、軍事戰略和國際關係。學生將了解不同政策和決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2)國防科技:介紹軍事技術、武器系統和通信設備。學生將瞭解現代軍事科技的發展和應用。
(3)全民國防:涵蓋國家的整體國防體系,包括陸、海、空軍以及後勤和情報部門。學生將瞭解不同部門的職責和協同作戰。
(4)國際情勢:探討全球的地緣政治、衝突和合作。學生將瞭解不同國家之間的關係和國際事務。
(5)防衛動員:涵蓋國家的防衛動員計劃,包括人力、物資和基礎設施的調配。學生將瞭解在危機時期如何有效地動員資源。
這些課程目的培養學生的國防意識,並使他們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公民。
對於敵國中共的文攻武嚇,台灣確實要建立全民國防觀念,從教育方面著手,除室內課程,教育部要求各級學校也要帶學生實際參觀國軍相關兵力設施參訪,建立對國家軍事方面的認知與了解,教授也會配合實際的演練教學影片,建立學生對國家認同與軍事觀念的建立。同時民間也積極配合全民國防也開設相關議題給民眾了解,例如壯闊台灣、沃草、黑熊學院甚至基督長老教會等組織,都希望台灣民眾深知:『覆巢之下無完卵』的國家危機。
台灣教師聯盟期許:教育是最好的國防;我們希望建立全民國防的概念,在居安思危的同時,也能安居樂業的小為家庭、大至國家,一起來努力守護我們身邊的親人。台灣需要大家一起來守護!!
• 三、本月教育新聞
1.遭駭客入侵「7高中名單曝光」 教育部:各校落實學習檔案備份
2.一個上午就完成了9份PPT、16張思維導圖、每章節考試內容摘要…AI正在顚覆傳統教育的學習方式
3.防割頸案再發生 新北4月起實施中介教育過渡方案、逐案列管觸法學生
4.近7成民眾認為「母語面臨消失危機」!主因是家人也不說
5.家長心態不改:那再好的教改永遠都只能是換湯不換藥
• 四、聯盟活動紀錄
1.活動標題:新國會應建立「聽證制度」,提升立法品質!
時間:2024.02.27 上午10點10分
地點:立法院研究大樓101室
說明:民團反對設國會特偵組 籲「聽證制」應強制
出席出席名單:
1.陳為祥|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常務理事
2.鄭文龍|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
3.何宗勳|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
4.陳惠敏|監所關注小組理事長
5.潘威佑|台灣教師聯盟副理事長
內容: 民團反對設國會特偵組 籲「聽證制」應強制出席;國會聽證調查權近日掀起討論,藍白都想推動。司法正義行動聯盟今舉行記者會,反對設立具偵查權的特偵組,呼籲國會應在既有公聽制度,參考行政程序法,仿效美國國會的聽證制度,詳細規定聽證進行程序,此外拒絕傳喚者可考慮申請法院強制傳喚,同時加上誠實陳述義務的處罰機制。
台灣教師聯盟副理事長潘威佑認為,我們倡議新國會應建立聽證制度,站在教育的立場,台灣高中公民教育對於司法聽證的可行性有下列四點考量的方向:
1. 教育目的:司法聽證是一個重要的司法程序,有助於保障公民的權利,增進對法治的理解。將其納入高中公民法治教育中,可以提高學生對司法制度的認識和理解,培養法治觀念和公民意識。
2. 學生能力:考量學生的年齡和心智發展水平,司法聽證是否能夠被有效被理解和參與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教材,使學生能夠理解司法程序的運作和意義。
3. 教學資源:司法聽證涉及到司法系統的運作和實際案例,需要相應的教學資源和案例來輔助教學。並投入足夠的資源來開發相關的教材和教學活動。
4. 法律和倫理考量:考量司法聽證涉及到的法律程序和倫理問題,需要確保教學內容的合法性和道德性,避免引發爭議或造成不良影響。
結合以上四點,若能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法,並提供足夠的教學資源和支持,司法聽證的納入對於高中公民教育,可有助於學生對司法制度的理解和法治觀念的培養。也為未來聽證制度的可行性,帶來國會正常化及司法正義的新曙光!
2.二零二四年台灣教師聯盟募款餐會圓滿成功
Comments